讓教師成為教育網站建設的“源頭活水”
時間:2015-04-03 | 來源:長江時評 | 作者:宗夏 | 點擊:
507
次
隨著互聯(lián)網和新媒體的普及和廣泛運用,信息化成了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的大趨勢。為了讓人們盡快適應這一必然趨勢,教育首當其沖,應當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宣傳、引導、教育、溝通、傳播的責任,而各級各類的教育網站建設則是完成這一任務、責任目標的最佳途徑。
近年來,為了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,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不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層層推進,要求從各級教育部門到各級各類學校,都必須建立起自己的門戶網站或校園網。但是,長期以來,教育網站的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卻一直不盡如人意,完全發(fā)揮不出其應有的作用。
教育網站作為肩負讓社會各界更深入、透徹了解當?shù)亟逃l(fā)展重任的窗口,作為一個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、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服務的平臺,為什么竟被冷落無視,舉步維艱?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幾點:
一 是部分領導的觀念問題。尤其是少數(shù)上了年紀的領導,總是固步自封,沉湎于老觀念、老方法之中,對于新事物難以接受,從而阻礙了教育網站的建設進度。
二 是相關人才的嚴重不足。教育網站的建設需要精通業(yè)務、認真負責的管理人才,但是在偏遠地區(qū)、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學校,很難吸引到這類人才。
三 是經費投入、硬件設施建設還遠遠不能滿足師生的需求。
四 是教師的觀念問題。
現(xiàn)在的教師教學任務中、壓力大,更多的還深陷于一種職業(yè)選擇的掙扎之中,再加上原本幾乎就沒有多少基礎的信息技術能力,導致他們中的大部分對于教育信息化建設有著一種本能的抵觸情緒。不愿培訓學習、學習流于形式、代學代做任務等屢見不鮮,更別說關注和參與教育網站的建設了。而教師的觀念無疑也會影響到學生,讓他們失去更多的接受教育信息化成果的機會。
一 是部分領導的觀念問題。尤其是少數(shù)上了年紀的領導,總是固步自封,沉湎于老觀念、老方法之中,對于新事物難以接受,從而阻礙了教育網站的建設進度。
二 是相關人才的嚴重不足。教育網站的建設需要精通業(yè)務、認真負責的管理人才,但是在偏遠地區(qū)、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學校,很難吸引到這類人才。
三 是經費投入、硬件設施建設還遠遠不能滿足師生的需求。
四 是教師的觀念問題。
現(xiàn)在的教師教學任務中、壓力大,更多的還深陷于一種職業(yè)選擇的掙扎之中,再加上原本幾乎就沒有多少基礎的信息技術能力,導致他們中的大部分對于教育信息化建設有著一種本能的抵觸情緒。不愿培訓學習、學習流于形式、代學代做任務等屢見不鮮,更別說關注和參與教育網站的建設了。而教師的觀念無疑也會影響到學生,讓他們失去更多的接受教育信息化成果的機會。
仔細梳理教育網站建設緩慢的各種原因,我們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其實師生的參與程度才是其中的關鍵。因為就算領導重視了,管理、技術人才引進了,硬件設施解決了,但是教師、學生沒有積極參與,也只會使一切成為擺設,毫無作用;而如果師生關注、參與的熱情高漲,則勢必會倒逼領導重視,相關部門加大人才培訓、條件改善力度等,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(huán)。
“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”要想推進教育信息化不斷進步,讓教育網站真正起到窗口、服務平臺的作用,那么就一定要充分調動起教師的參與積極性,讓他們成為教育網站建設的“源頭活水”。
一 是要用師德感召他們,讓他們改變觀念,心甘情愿地迎接信息化浪潮的洗禮
二 是用待遇激勵他們,使他們奮發(fā)進取,努力學習,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。
三 是用情感感化他們——愛國、愛生、愛事業(yè),關注社會,熱愛生活,那么,他們親身參與到教育門戶網建設,帶動學生建設校園網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等也就自然是水到渠成。
四 是給他們作為人民教師應有的地位和尊嚴。沒有了糾結于選擇教師職業(yè)的壓力和陰影,才能真正讓他們以充滿樂觀、進取的心態(tài)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洪流,讓教育網站的正能量源源不絕地傳播開去。
一 是要用師德感召他們,讓他們改變觀念,心甘情愿地迎接信息化浪潮的洗禮
二 是用待遇激勵他們,使他們奮發(fā)進取,努力學習,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。
三 是用情感感化他們——愛國、愛生、愛事業(yè),關注社會,熱愛生活,那么,他們親身參與到教育門戶網建設,帶動學生建設校園網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等也就自然是水到渠成。
四 是給他們作為人民教師應有的地位和尊嚴。沒有了糾結于選擇教師職業(yè)的壓力和陰影,才能真正讓他們以充滿樂觀、進取的心態(tài)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洪流,讓教育網站的正能量源源不絕地傳播開去。